整機結構設計
綜合產品的市場需求、應用環境、外觀要求、信息技術設備的安全等進行合理的產品結構整機規劃及設計,提供安全可靠及高效專業的設計服務。
圖片僅作示意
------------------------------------------------------------------------------------------------------------------------------------------------------------------------------------------------
硬件設計支持
根據客戶的要求提供合理的硬件結構布局,同時提供精準的結構要素圖,配合客戶進行PCB layout。
圖片僅作示意
------------------------------------------------------------------------------------------------------------------------------------------------------------------------------------------------
機械強度設計
1.背板支架強度設計
高速背板采用的高速連接器,器件的數量比較多,其插拔力相當大,其相應的背板支架需要增加加強筋,以減少并消除單板在插拔過程中背板的變形,從而保證背板的可靠性。
2.機箱空間加強筋設計
機箱高度比較高,前面部分比較空,增加加強筋,減少變形,增強強度及剛度,保證精度同時滿足交通運輸的要求。
3.扳手加強設計
背板與單板采用多對高速連接器以及高強度電源連接器,插拔力非常大,因此在設計上采用壓鑄扳手,在扳手的設計上支持助拔助推功能,增加可靠性,滿足強度要求。
------------------------------------------------------------------------------------------------------------------------------------------------------------------------------------------------
面向制造與裝配的設計(DFMA)
1.面向制造的設計(DFM)
產品設計需要滿足產品制造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可制造性,使得產品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時間、最高的質量制造出來。
2.面向裝配的設計(DFA)
產品的設計需要具有良好的可裝配性,使得裝配工序簡單、裝配效率高、裝配時間短、裝配質量高、裝配成本低等。常用的方法包括簡化產品設計、減少零件數量、使用標準件、增加零件裝配定位和導向、減少零件裝配過程中的調節、零件裝配模塊化和裝配防錯等。
DFMA具有四大優點:
1.減少產品設計修改;
2.產品開發周期短;
3.降低產品成本。
產品設計階段決定了75%的產品成本,DFMA同時也是面向成本的開發,這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
1.在設計階段進行成本分析降低產品成本;
2.減少設計修改,降低成本;
3.簡化零件設計,減少產品制造成本;
4. 簡化產品設計,減少產品成本;
5.減少裝配工序和裝配時間,減少裝配成本;
6.降低產品不良率,減少成本浪費。
------------------------------------------------------------------------------------------------------------------------------------------------------------------------------------------------
結構EMC設計
1.縫隙屏蔽設計
縫隙屏蔽設計兩種主要主要方式:a、通過緊固點(螺釘、鉚釘、焊接)實現屏蔽;b、安裝屏蔽材料。
2.進出電纜屏蔽設計
進出電纜屏蔽設計有三種方式:a、屏蔽連接器轉接;b、EMI濾波器轉接;c、采用金屬絲網或專用結構夾線。
3.通風孔屏蔽設計
一般采用穿孔金屬板(也就是直接在機箱外殼開通風孔:如圓孔,蜂窩孔)與波導通風板。
4.塑膠件屏蔽設計
一般采用噴導電漆。
5.PCB局部屏蔽設計一般采用屏蔽罩、屏蔽框等。
------------------------------------------------------------------------------------------------------------------------------------------------------------------------------------------------
結構安規設計
《信息技術設備的安全GB4943-2001》
為了設計出安全的設備,設計者必須了解《信息技術設備的安全GB4943-2001》所要求的安全標準。設備的設計至少應該達到相應的國家安全標準。設計者不僅要保證設備的正常工作,同時要保證操作人員與維修人員的安全。
應用安全標準的目的在于減少由于下列各種危險造成傷害或危害的可能性:1.電擊;2.與能量有關的危險;3.著火;4.與熱有關的危險;5.機械危險;6.輻射;7.化學危險。
1.減少電擊危險可采用下列方式:增加安全聯鎖裝置、采用基本絕緣把導電零部件和電路接地、增加保護接地與附加絕緣等;
2.減少與能量有關的危險的方法:隔離、屏蔽、使用安全聯鎖裝置等;
3.減少著火的方法:提供過流保護裝置、使用符合要的適當燃燒特性的結構材料等;
4.減少與熱有關的危險的方法:采取措施避免觸及高溫零部件等;
5.減少機械危險的方法:去除棱角銳角,配備防護裝置等;
6.減少輻射的方法:限制潛在輻射源的能量等級、屏蔽輻射源等;
7.減少化學危險的方法:避免接觸及吸入、避免泄漏等。